推薦了如下的電路,其中R1是限流電阻,LED反向耐壓很低,市電是交流電,負半波最高311V的電壓施加在LED上,LED直接就被擊穿了。
某網友提供的第一版電路
所以后來加一個二極管D1,用來阻止反向電壓加在LED上。
仍然的問題,因為人臉不會感覺到閃爍的頻率是24Hz,一般LED做PWM控制時,頻率會選擇75Hz以上。這樣人臉才不會覺察到頻閃,而加了D1之后,LED的通斷頻率僅為25Hz,顯示會閃爍得很厲害。
某網友提供的改進版電路
又改進了一下,再增加了相同數量的LED相互反向并聯,正向電壓時,LED1導通發光,反向電壓時,LED2導通發光。
某網友提供的再次改進版電路
看上去,頻閃和耐壓問題都搞定了,但是本來一組LED能搞定的事情,勞師動眾用了兩組,占體積而且太不經濟,而且LED1,LED2發光效率多少有偏差,特別是長期工作之后,更是如此,所以可能會出現明暗閃爍的現象。
本人提供的還未仔細分析的電路
再改進一下:
1W白光的LED燈珠壓降大降為3.3v,額定電流是 0.3A左右。
一般家用20W的LED燈泡,需要20個這樣的燈珠,或串或并。
考慮到交流 220V峰值電壓大于60V, 所以采用20個這個的燈珠串在一起。
D1,D2,D3,D4組成了橋式整流電路,將交流220V整成直流。
R1是限流電阻,為了給LED燈串提供0.3A的電流,我們大概選擇1k歐的電阻, 這樣LED的最高電流為311mA,因為LED負載的存在,實際上電容C1兩端電壓是一個脈動的直流,不是一個恒定值,也到不了311V。
理論推算大概在250V左右,以250V來計算;
LED獲得的功率為: 3.3*20*(250-3.3*20)/1000=12W.
而電阻R上消耗的功率為:(250-3.3*20)*(250-3.3*20)/1000=34W。
需要用大功率的電阻,而且能效太差。
能效僅為26%,74%的能量無端消耗了。
網友評論